close

在學習體循環及肺循環時,教科書會將兩者劃分的涇渭分明,使學習者產生錯覺(且通常不自知):體循環的血不會流入肺部,肺部沒有屬於體循環的血管。甚至有些參考書或教科書會進一步解釋,肺部的養分是由肺動脈帶來交換例如下圖就是高二基礎生物的習作內容。

 Ashampoo_Snap_2014      

我原本也有這樣的迷思概念。直到突然有一天,不知道哪根筋通了,才想到:

「不對,血液是從大靜脈回到心臟,再流進肺動脈,養分應該十分貧乏,怎麼交換給肺泡組織?(註:這是個美麗誤會引起的思考;當時還在教國中,沒想起養分經吸收循環後,會回到上下大靜脈。)

查了普通生物及大學的人體生理學課本後,發現裡面也沒有一字一言提及肺循環有參與養分的交換既然如此,肺泡乃至肺組織的養分從何而來?不知道,找不到資料
此後的兩三年,教到這裡時我小心的繞過這個問題,避免答不出來的窘境。

直到研究所修黃基礎老師的《呼吸及循環生理學》,才稍微有一絲線索。現在資料搜尋及統整的能力也比較成熟,終於讓我摸到這個問題的輪廓;肺部的血液循環包括支氣管循環(屬於體循環)及肺循環。支氣管循環主司養分及物質的交換,肺循環則負責替氣體交換(下圖A)

網路上這一張肺部循環的比較,整理得十分詳盡

 

支氣管血流是由主動脈分流而來,主要提供肺部組織的營養,舉凡氣管、支氣管及小支氣管終端構造(包括呼吸性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養分都來自支氣管動脈。支氣管循環約佔是左心室2%的心輸出量,血壓與其他體動脈相當(相比下,肺靜脈血壓較低)。流入支氣管的血液,一部分會回到支氣管靜脈(13%),循正常的體循環模式回到心臟。其餘血液則經由支氣管間微血管或肺部微血管,流到肺靜脈,進入肺循環(上圖B、C)

 整個循環途徑如下:

Ashampoo_Snap_2014.0313  

 那麼肺循環有沒有養分交換呢?

理論上只要有濃度差,一定會有物質交換的情形發生。但這邊的養分交換量應該極少,先看看肺泡微血管的一些特徵再來判斷。

  • 肺泡微血管雖然非常廣,但管徑較一般體微血管小(平均直徑μm),RBC的直徑約8μm,因此RBC要擠壓才能過去。於是RBC細胞膜就會更貼近微血管壁,使氣體可以直接擴散,不需通過血漿紅血球貼著微血管壁,也意味著血漿與內皮細胞接觸的機會變少。另一方面,肺泡間的內皮細胞其實並不多,組織液也很少。綜合來看,養分的擴散量應該就不多。
  • 微血管的物質交換要靠壓力差完成。一般組織微血管的動脈端有13mmHg,然而肺泡微血管與間質的壓力差只有1 mmHg,所以流出肺泡微血管的血液物質相對較少,養分的交換自然也少。(順帶一提,靜脈端的淨壓力小於組織間質,因此大部分的物質包括組織液,都會回到靜脈。)

此外,許多的參考書或題庫都會提到肺靜脈具有瓣膜,這並不正確
肺靜脈及許多胸頸部的的大型靜脈其解剖構造近似動脈,在中層具有彈性纖維及平滑肌。且其血液回心的阻力小於下肢靜脈,不易因地心引力逆流,因此沒有瓣膜。

參考資料:

  1. 新編蓋統醫用生理學
  2. 黃基礎老師《呼吸及循環生理學》講義
  3. N. B. Charan, W. H. Thompson, P. Carvalho, 2007. Functional anatomy of bronchial veins 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100-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valis0914 的頭像
    arvalis0914

    arvalis的部落格

    arvalis0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