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手搖飲料中的果糖,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許多疾病。這樣的新聞鬧得沸沸湯湯,我也好奇起來。(其實是學生問的)
關於食物中的甜味劑,一般教科書可以找到內容大約如下:
細胞代謝主要還是葡萄糖為主,所以先比較一下果糖及葡萄糖。這兩種雖然都是單糖,但是代謝途徑卻大相逕庭。
葡萄糖消化吸收後,血糖濃度隨之提升,這時胰島素(insulin )分泌量增加,不但促使體細胞利用或肝臟及肌肉將之儲存為肝糖(80%被體細胞利用,20%儲存為肝糖),同時也能刺激瘦體素生成(leptin)。瘦體素由脂肪細胞分泌,能刺激下視丘的飽食中樞,使人感到飽足而結束進食。
果糖消化後,無法被體細胞利用,100%進入肝臟,走脂肪代謝,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血液中的果糖濃度不受到胰島素、瘦體素的調節,因此不會有飽足感產生(吃再多都不會飽),容易過量進食。當身體需要庫存熱量時,肝糖的使用量及順序都優於脂肪,肝糖很快就消耗掉,但脂肪則會堆積起來。另外,果糖代謝途徑過程中,也會將ATP(3個磷酸根+核糖+腺嘌呤)代謝為次黃嘌呤核苷酸(IMP)或釋出腺嘌呤,再進一步代謝為尿酸,使血液中尿酸堆積,可能引發痛風。
總結來說,食用果糖因為不容易飽足,所以會過量食用。結果可能因為脂肪堆積引發肥胖、脂肪肝,或者是代謝產生的尿酸引起痛風等症狀。
所以果糖看起來,真的很可怕!
於是開始有飲料店主打不添加果糖,改以天然蔗糖。總覺得跟下面這個故事很像:
宋國有個狙公,喜愛獼猴,養了一大群。他能懂得獼猴的心意,獼猴也能討得狙公的歡心。狙公寧願減少家裡的口糧,也要讓獼猴吃飽。
不久,家裡的口糧不夠了,狙公想控制獼猴的食量,但又怕這群獼猴不順從自己,於是先騙牠們說:「以後分給你們橡樹的果實,早上三粒,晚上四粒,夠吃了吧?」這群獼猴聽了嫌少,都直立起來發脾氣,過了一會兒,狙公改口說:「給你們橡樹的果實,早上四粒,晚上三粒,總該夠了吧?」這時,獼猴以為可以多得一顆果實,顯得十分高興。
(摘自:http://www.nani.com.tw/nani/jlearn/chin/extra/e1/e1_12.htm)
這些朝三暮四的狙公商家們,讓我的腦袋開始湧出一系列「??」
1.蔗糖是雙醣,由一分子葡萄糖與一分子果糖脫水組成。既然如此,吃果糖與蔗糖有何不同? 市售的高果糖糖漿(HFCS)大部分都是玉米轉化糖漿,果糖約佔55%,其餘為葡萄糖極其他物質。這樣的成分與蔗糖分解後相比,雖然葡萄糖的量有差,但果糖的比例卻相去不遠。
2.又果糖的甜度為一般糖類的1.8倍,換句話講,如果要達到相同甜度,使用果糖:蔗糖為1:1.8。這樣蔗糖分解之後,得到的果糖不就更多了嗎?還不如直接吃果糖可能少一些嗎?
3.還是蔗糖進入人體後,他被分解的果糖代謝途徑是否有異?不然蔗糖飲料哪裡優於果糖?
和同學討論後,稍微找一下資料,關於果糖、蔗糖、高果糖糖漿對人體代謝及健康的影響,有一篇review探討得很詳盡。(Sucrose,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and Fructose, Their Metabolism and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What Do We Really Know?)看完之後,果糖的冤屈也稍稍被平反了。
在這篇review提到,果糖會造成肥胖的議題,主要源自2004的一篇期刊。該篇期刊將肥胖發生率與果糖使用率作圖。
乍看之下,隨著果糖使用的提升,肥胖率與跟著增加。然而這篇文獻的作者忽略了1980年代後,營養條件普遍變好的事實。據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1970~2005間,糖的攝取量平均由400增至476大卡/日,且蔗糖的使用量高於果糖的九倍之多。
於是許多學者開始研究三種甜味劑(高果糖糖漿、蔗糖、葡萄糖)對於胰島素、瘦體素、ghrelin、對食慾及肥胖的影響,結果顯示在正常的食用量下,幾無差異。這些研究結果也說服了美國醫學會及美國營養學會發表聲明,在造成肥胖原因這方面,果糖與蔗糖沒有差異。
雖然這樣的爭議基本上在科學界內已經解決,然而外界媒體和網路的多篇文章依然流傳著高果糖漿與肥胖的獨特關係。此外,一些食品和飲料製造商甚至宣導自己的產品去沒有高果糖漿,好像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產品更“健康”。這些例子提醒我們,對科學問題的辯論結果,公眾根本不關心解決與否,導致一些誤解可能在科學解決後依然流傳很久。(這也回到台灣正在發燒的這個話題)
整篇reivew大致看一下,與我的問題有關的結論有三點:
首先,(未過量情況下,)高果糖漿和肥胖之間沒有獨特的關係。
其次,目前得到的共識是,高果糖漿和蔗糖在代謝或內分泌反應等健康方面的影響,並沒有顯著差異。
第三,無論何種飲食研究,高果糖漿和蔗糖對代謝及健康的影響,與單純比較純果糖與純葡萄糖得到的結論不同。
總結來看,是高果糖糖漿及蔗糖對健康的影響,還未有一個定論。正常食用下,與其他甜味劑沒有差別,但過量食用就可能導致以上疾病(廢話)。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